会计教学计划

会计教学计划汇总6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会计教学计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教学计划 篇1一、招生对象、学制及学习形式
1.招生对象:省内和全国部分省(市、区)应往届高中(中职)毕业生,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在省招生委员会确定的分数线上录取。
2.学制:本专业实行三学年的基本学制,并实行弹性学制。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
3.学习形式:全日制脱产学习.。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从事财会工作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二)就业方向
能胜任中、小型工商企业的会计、出纳、财务、纳税申报、审计等岗位。
三、人才培养要求
(一)规格要求
学生通过3年的全日制学习达到以下要求,获得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毕业证书。
1.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和实践训练,成绩合格;
2.具有助理会计师水平。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适应岗位要求。
5.综合操行评定合格。
(二)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岗位知识要求: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企业管理、应用数学、会计、统计、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英语等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技术、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知识。
(3)运用计算机对中小工商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
2.岗位能力要求:通过技能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会计工作基本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成本会计核算能力、出纳实务操作能力、税务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审计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
3.岗位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牢固的法制观念和意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职业道德素质:遵守财经法规及国家其他法规;有良好的财会工作职业道德;勤于职守;保守财会机密。
(3)文化基础素质: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地理有初步了解,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具备计算机应用知识,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4)身体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健康人格。
4.职业能力分解表(见附表1)
(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财会行业特许的助理会计师或会计上岗证书、珠算五级证书、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设置
(一)主干课程名称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下列课程为主干课程: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会计电算化综合实验、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出纳实务、成本会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
(二)主要实践环节
1.课内实验、实训
(1)总学时:主干课程所含课内实验、实训总学时为320学时,具体项目见20xx年教学计划中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
(2)目的要求:通过课内实验、实训,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单项技术操作能力。具体包括:会计工作基本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成本会计核算能力、出纳实务操作能力、税务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审计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
(3)方式与考核:课内实验、实训主要在课堂、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运用模拟企业的财会业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软件等工具,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方式完成实践教学过程。考核方式采取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2.综合实践训练项目安排:见附表4。
3.毕业实习
(1)实习目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社交组织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实习时间:毕业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时间为16周(含设计4周),折算学时为480个。
(3)实习形式:系里成立毕业实习领导小组,负责联系落实好实习单位(鼓励学生参与此项工作),配备恰当的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共同拟定好实习内容及实习计划,鼓励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
4.毕业设计与答辩
(1)设计4周: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特点,从20xx年开始,毕业生由写论文改为完成大作业。即:每名毕业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套毕业设计综合习题(习题由专业教研室统一研究确定)。前一周集中进行,统一由老师指导,后三周分散进行。设计成果交指导老师批阅,经指导老师批阅后返回给学生修改,设计结果于第16周结束时交给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根据设计的完成情况填写毕业设计评定表。
(2)毕业设计答辩:在第18周进行,由系里统一组织,答辩前聘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及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分组进行,每个毕业生都要进行答辩,每个答辩委员会成员都有给答辩者评分义务。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组织协调会,确定毕业设计成绩,最后指导老师将实习鉴定、毕业设计结果、评定表交商务贸易系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保存。
(三)教学课时分配表(表2)
(四)教学进程表(表3,表4)
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体现高等职业教学的办学特色,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特成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
主 任:郑宏利(沈阳市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处长)
副主任:王 钧(商务贸易系主任、副教授、会计师)
王xx(华夏银行沈阳分行财务部部长)
委 员:苏xx(商务贸易系教师、教授、注册会计师)
陈 xx(商务贸易系教师、教授、统计师)
刘xx(商务贸易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教研室主任 ……此处隐藏11893个字……业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教材被国内许多职业高中广泛采用。除了已有财经与金融方面的师资。为了加强专业理论教学、办好高职,还要引进1名曾经正在证券期货待业工作5年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开展金融实训工作配备人才。
(三)校内教学条件
学校了拥有全市最先进的1000Mbps校园网,校园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有76间带有中控、电子书写屏、计算机和投影机的多媒体教室;12间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600多台;有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模拟室、网络实验室等实验中心,在硬件条件上也具备开设该专业的条件。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会计准则及专业知识,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助理会计师的实务处理及操作技能,能够胜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手工及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前应陆续取得会计证及会计电算化上岗合格证书,并参加全国统一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考取助理会计师职称。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运用会计专门方法对各类企业的各项资产、权益以及经营收支进行核算和分析的能力,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监督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并能马上上岗操作的能力。
(3)具有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尤其要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4)具有运用所学的外语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能处理涉外业务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操作的业务胜任能力。
3.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财务会计工作所必需的经济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会计法规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熟悉相关经济法律和法规。
(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
(5)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6)掌握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三、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时要求达到以下标准:
(1)一个毕业证
(2)一个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一个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
(4)一个办公自动化证书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事业及行政单位,从事初级财务会计各个岗位工作。
1、 在各类工业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从事出纳、记账、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
2、 在各类商品流通企业从事出纳、记账、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
3、 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等工作。
五、专业知识结构
根据该专业目标,专业知识对不同类型课程明确教学要求,具体表现在:
1.对中职层次基础课程要求是以够用为度。这类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等。
2.对专业技能和实务课程的要求是通过讲清方法,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相关理论和操作技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类课程有:文字处理、局域网技术、网站设计等。
3.对岗位认识课程和毕业实训与制作课程的要求是规定具体的内容、实施方法、考核要求。
六、招生对象
助理会计师专业招收自愿从事财经类工作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班额限45人。
七、课程设置
1、计算机应用基础
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构成与Windows操作系统;讲授指法练习与微机汉字输入技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史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微机系统的组成,对计算机病毒、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及达到一定的汉字输入技能。
2、录入技术
培养学生正确的中、英文录入技术,掌握五笔字型(建议)、智能ABC等常用输入法的应用。
能力要求:
以20分钟为鉴定时间段,要求学生文字录入手法正确、英文、数辽达180字/分,汉字达70字/分。
3、沟通
通过一系列沟通技能训练,使之化为自身能力,习惯、基本素质,并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能运用自如,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4、 文字处理
培养学生应用WORD、EXCEL对常用公文、文稿、表格和数据处理及PowerPoint的使用。
能力要求:
①能根据提供的文稿样板,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地规划、设计、排版并输出。
②能熟练地应用PowerPoint对企业文化及产品资料进行展示。
5、基础会计
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较为熟练地掌握帐户的使用,同时,重点地掌握有关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基本核算方法的内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是会计证考试的第一门课程,讲授会计人员上岗前必须了解并掌握的财经法规制度,约束会计人员并时刻提醒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应遵循的国家统一制定的财经法规。
7、经济法
是助理会计师考试的第一门课程,讲授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流转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及金融法律制度。让学生明确作为一名初级
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知识进行财务处理,还要懂得与会计业务处理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有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遵纪守法,依法纳税,依法办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8、初级会计实务
是助理会计师考试的第二门课程,讲授财务会计的核算,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主,包括财务会计的概念、核算原则、核算前提、将会计六大要素分别从企业实际业务的角度详细介绍其核算增减结存,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进行系统、连续的反映,并完整的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为进一步学习助理会计师课程打下基础。
9、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课程,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及财学会计软件操作系统。要求学生理解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方法,掌握在开发运行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设计和程序设计过程,结合财务软件的讲解及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由手工会计向计算机会计的熟悉过渡,并能掌握每种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能考取会计电算化上岗证。
10、会计操作
按会计工作岗位分别设置收银员实务、出纳员实务、记账员实务按学期分模块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培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1、计算技术
能书写规范的数码字,掌握钞票的清点技巧,为做一名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奠定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